工资形式有哪几种?具体有哪些内容?
一般来说,传统的发放工资方式中大概包括三种,第一种是岗位工资制、职务工资制,这种制度是按照岗位和职务的不同来确定薪资的,一种是技能工资制、能力工资制,该种制度是依照技能、能力来定薪的,还有一种是大家很熟悉的绩效工资制。
岗位工资制,主要的理念是因不同的岗位创造出的价值不同,所以发放的工资也应该不同。岗位的任职要求应该与员工的能力、素质相匹配。如果员工的能力超过了该岗位的要求,那就意味着对人才造成了浪费;如果员工的能力不能满足该岗位的要求,那就意味着无法对该岗位做到保质保量。
设置好岗位工作之后,一方面可以鼓励员工通过学习、自我增值来提高个人的能力、晋升加薪,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晰的了解哪些员工是在进步、哪些员工在落后,做到优胜劣汰。
职务工资制用在国有企业上比较多,可以直接区分出等级关系。该制度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,根据职务定薪,有些员工可能并没有从事该岗位的工作,但是也能够享受该职务级别的待遇。
技能工资制包括两个维度,纵向结构上,不断的深耕,直到成为专家级别;横向结构上,掌握更多的不同技能,成为多面手;同时还可以表现在工作的管理技能丰富上,成为优秀的管理者。随着企业的发展定位,可以给不同的技能角色发放不同的工资水平。
能力工资制当中的能力,多数指胜任的能力、对企业贡献价值的能力。如:知识、技能、品质、影响力、沟通力、协调力等。
目前,大部分企业都越来越重视的是绩效工资制,绩效做的好的企业,能够有效的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营效益,也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工资公平现象。无论从晋升、淘汰、评优等选拔中,绩效的评定都有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。另外,绩效的组成也是千变万化,灵活性强的。计件、提成、承包的方式都可以形成绩效推广的一种有效的手段。
可能存在法律风险的工资发放形式
企业公账和个人私账合并发放工资,以公账发放的金额来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。以公账金额缴纳个税并购买社会保险,私账金额不缴纳工资个税,也未纳入社会保险缴纳基数,这一行为涉嫌逃税罪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零一条"纳税人采取欺骗、隐瞒手段进行虚假 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,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结合其他相关规定,对逃税漏税来说,只要企业当年逃税的金额达到企业当年应缴纳的税额的10%,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,将会被处以刑事处罚--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单处或者并处罚金;另外一种情形是,如果逃漏税款金额高于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30%,且在10万元以上的,那么刑期将是在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。
新劳动法中关于加班工资的法律规定
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,不包括年终奖,上下班交通补贴、工作餐补贴、住房补贴,中夜班津贴、夏季高温津贴、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。具体按以下原则确定:
(1)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月工资有明确约定的,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;实际履行与劳动合同约定不一致的,按实际履行的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。
(2)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月工资未明确约定,集体合同(工资专项集体合同)对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有约定的,按集体合同(工资专项集体合同)约定的与劳动者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。
(3)劳动合同、集体合同(工资专项集体合同)对劳动者月工资均无约定的,按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(包括奖金、津贴、补贴)的70%确定。